作者: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: 2025-07-29 10:02
□游宇明
年輕時夢想成功,喜歡讀名人傳記,有一種感覺特別強烈,那些文藝巨星、科學大師雖然無一例外是公眾人物,但他們走進事業時反而比常人更不懼寂寞。梵·高是荷蘭后印象派畫家,其代表作《星月夜》、自畫像系列、向日葵系列譽滿全球,然而,梵·高的一生卻是高度冷清的:他對待工作極其認真負責,卻幾次被排擠;認真鉆研繪畫藝術,成就非凡,卻長年賣不出一張畫,生活拮據,許多時候不得不接受弟弟提奧的資助;感情生活很不如意,愛上表姐卻被拒絕,一個中年大嫂看上他,他對她又毫無興趣。然而,有一點梵·高非常清楚,無論生活多么坎坷,無論掌聲多么稀微,他都需要堅持。這種在寂寞里對事業的“不離不棄”最終成就了他。
寂寞還會帶來一個好處,那就是不被外在的喧囂打擾。一個人太被關注,也許可以得到成功的幻覺,卻需要承擔夢想夭折的風險。胡適非常有才華,功底也不錯,假若他在學術研究方面集中精力,完全可能成為陳寅恪式的學者,但他太好熱鬧,對別人的邀約來者不拒,以致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學問。他的《中國白話文學史》《中國哲學史》都只寫了上卷,而無下卷,被黃侃戲稱為“著作監”。錢鐘書不同,他一生不愛交游,經常謝絕各種拜訪,只是躲進書房干自己想干的事,結果他寫出了博大精深的學術名著《管錐編》,全書一百三十萬字,考據辭章義理,打通時間、空間、語言、文化、學科的壁壘,其間多有新說創見。錢鐘書是在寂寞中以巨額的時間換取了人所不及的生命作為。
人一生要走的路很多,有的走對了,有的走錯了。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”就是看到了自省的極大價值。自省的目的不是罵自己幾句,而是為了更好地抵達命運的遠方。自省天生是跟熱鬧無緣的,它更多地出現在燈下的靜坐、屋角的沉思、廣場上的獨自徜徉。寂寞催生思考,思考修改腳步。
在寂寞里開花,花才艷得長久、香得濃烈。